顶点小说 > 历史小说 > 汉明 > 第一千七百零七章 歪打正着


清军射出密集的箭雨,疯狂地收割着人命,冲在前面的衡阳卫士兵,以一丛丛、一堆堆地规模,不断栽倒在,离敌人不足百步的距离内,其状可谓是惨不忍睹啊。

        而在后面指挥的刘放,见到这种惨状,不但没有退意,反而热血上头,这个时候,他继续下了一道错误的命令——全军冲锋!

        这样的命令,导致了衡阳卫前军几乎全覆没,甚至连敌人的身子都没接触到。

        但,很多时候,歪打会正着,就如负负得正一般。

        清兵密集的箭矢,造成了衡阳卫前锋的巨大伤亡,可正是因为这样,清军的箭矢同样扫清了衡阳卫后续火枪兵和骑兵面前的“障碍”。

        而且,清军根本没有意识到,这样一支流寇、乌合之众,居然还有成建制的火枪兵……甚至是,骑兵。

        加上此时天色刚刚亮起,视野距离不远,很难察觉衡阳卫后军的情况。

        这就使得清军弓弩兵在打顺了手之后,弓弩手基本上都滞留在阵形前列,连一丝换阵退后的想法也没有,后面的步兵,一样没有往前,去替换已经挽不动弓的弓弩手们。

        事实上,再强的弓弩手,在一场战斗中,挽弓的次数是有极限的,人的力气就那么大嘛,很难连续地挽弓射击。

        而衡阳卫前锋的巨大伤亡,简接地造成了清军弓弩手臂力的消耗,这样说,确实有些残酷,但事实就是如此。

        当衡阳卫的火枪手,骤然发现自己前面已经空荡荡了,此时敌我双方的距离,已经在百步以内。

        这显然,正好是火枪射击,最合适的距离。

        一千多被池二憨留下的北伐军士兵? 训练成的雏鸟火枪兵? 以生硬的战术动作,完成了三段齐射的野战阵形? 随即毫不犹豫地开始向清军射击。

        根本没有防备的清军前列弓弩手? 猝不及防,在枪声中一排排地纷纷中弹倒下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一幕之前也刚刚上演过? 只是,主角变了? 变成了清军。

        野战中? 弓弩手的位置,是非常紧密的,因为需要保证箭矢的密集,否则? 稀疏的箭矢根本伤不了运动中的敌人。

        野战中箭矢的杀伤力? 绝不是来自于精准,而是以模糊取代精准,密集覆盖。

        一轮齐射,打掉了清军的前出部,这使得清军后续步兵? 很难迅速填补这个阵线缺口,而这个节骨眼上? 最后面的衡阳卫数百骑兵,恰巧出现在了最合适的位置。

        火枪兵齐射? 是需要停下来布阵后进行射击的。

        这无意中使得一直紧随其后的衡阳卫骑兵,不得不向两边迂回? 不然就直接撞向自己的火枪兵阵形了嘛。

        而这个无意识的动作? 正好契合了骑兵由两翼出击的战术。

        清军这时确实是慌乱了? 他们哪知道,这只是一支刚学会骑马的骑兵?

        而清军的骑兵正在渡河,远水解不了近火。

        面对着战场王者,敌人“骑兵”的出现。

        一场莫名其妙地溃败,出现了。

        清军以一种“排山倒海”的气势溃退。

        后面的“留一手”见状大喜,他认为自己的指挥能力堪比池将军,甚至可以比拟大将军。

        于是,又一道命令从刘放的口中发出——“将鞑子赶下淮河去!”

        近四千人、训练有素的清军,被大约五千多人的乌合之众,追得狼狈鼠窜,这或许是江北大战以来,最奇葩的景象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而此时,已经意识过来的衡阳卫那支菜鸟骑兵,忽然发现自己竟成了战场的主宰者,这种自带的光环,让他们再也刹不住脚。

        欢乐从来都是短暂的,但代价是惨痛的。

        追出二十多里之后,衡阳卫前出的骑兵,与正赶来的清骑迎头撞上。

        一个对冲之后,全军,覆没!

        被追得憋屈到了极点的清军步兵们开始向战场聚拢,他们愤怒地屠戮着战场内尚未死去的衡阳卫骑兵,甚至虐……尸!

        而清骑并没有停留,继续向南进攻。

        天色已经大亮,被骑兵远远甩在后面的衡阳卫步兵和火枪兵,这时已经发现了不对,并及时地止住了脚步。

        刘放在这个时候,做出了战斗暴发以来最英明的决定——撤退,撤回旧县城内。

        而清军骑兵在赶到旧县城下时,衡阳卫已经入城,并在城墙上,对靠近的清骑施以枪击。

        清骑不得不后退,等待后续步兵与其会合。

        一夜的恶战,衡阳卫付出了近四千人的伤亡代价,“守住”了旧县城池。

        局势异常古怪地回到了战斗的,旧县依旧在刘放手中,而城中守军较之前二千人,多出了两倍。

        这场战斗,看似荒唐到了极点,可对整个战局意义重大。

        或许刘放没有意识到,衡阳卫为盱眙城最终的不失守,奠定了结实的基础。

        拜音图调集重兵,决意剿灭流寇、稳固后方运输,从而动用了他的主力,可不想,这支大军并没有按他预先的设想,轻取流寇,而是被刘放的衡阳卫,拖滞在了旧县城下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使得拜音图至少三天之内,无法聚集起足够得兵力,对盱眙城发起轮番强攻,从而使得盱眙池二憨部,有了一丝喘息之机。

        ……。

        如果说衡阳之战,让吴争看到了战局的突破口,那么,将这个口子逐渐撕开,造成敌人的不断流血,才是吴争真正想要的。

        阿济格在流血,岳乐也在流血,但多尔博还没有,清廷,更是只伤了皮肉,远没有达到流血不止的地步。

        有枣没枣,打一杆子再说,这就是吴争不惜暴露沈文奎,令他去造访济尔哈朗的目的。

        可惜的是,济尔哈朗如同一根泥鳅,虽然数次派人旁敲侧击地想和吴争取得联系,甚至假装“慈爱”,将迈密送到了钱翘恭身边,可他一直将自己隐藏得很好,只说,不做!

        吴争想以勒度作为突破口,诱使、迫使济尔哈朗作出一定程度的让步,可济尔哈朗玩得一手漂亮的“太极”,愣是将“皮球”踢回了吴争脚下,那就是——凤阳阿济格、兖州多尔博两支军队。

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ddyveshu.cc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m.ddyveshu.cc