顶点小说 > 历史小说 > 重生三国,我抢了刘备的皇叔 > 第375章 五百年才出的怪物


正如刘隅预测的那样,崔州平并没有再追问诗文的事情,而是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。
  刘隅端起茶杯,饮了一口茶,只觉得茶入喉咙,有一股清香,在心中也是一阵赞叹。
  过了片刻,崔州平缓过神来,缓缓说道:“皇叔是当世豪杰,自可建功立业,我等一个读书人,手无缚鸡之力,若说提长剑,建万世之功名,非我所长,也非我等志向。
  我等只想隐于山林之间,与清风明月为伴,了此残生。”
  见崔州平主动转变了话题,刘隅心中长舒一口气,为了不让崔州平重新把话题转移到诗词之上,刘隅决定开始掌握主动权。
  “敢问三位,你们苦读圣贤书,所为何事?”
  “明心见性,增长见识。”
  “知礼仪,明得失。”
  “悟天地玄妙,领世间万物。”
  三人言简意赅的回答了刘隅的问题。
  虽然答案内容各不相同,但很明显他们都经过了深思熟虑。
  目前普通的认知中,读书就是为了做官,或者更好的为做官服务。
  他们都是世家大族的子弟,承载着家族的希望和荣耀。
  在读书之初,家主就会告诉他们读书最终的目的,做官,光耀门楣。
  他们努力学文,就是为了做官之后,处理公文,处理政务。
  从这个层面来说,世家大族垄断了知识,也就垄断了普通人向上的通道。
  可三人的问答,都巧妙的躲过了做官的答案。似乎就是告诉刘隅,他们只想归隐,并无心做官。
  刘隅缓缓摇头,很明显对于他们的意见有些不满意。
  “莫非皇叔觉得读书就是为了做官?”崔州平忍不住,直接开始发问。
  刘隅还是摇头,并没有答话。
  孟建实在有些忍不住开口问道:“除了这些,读书还有何用处?请皇叔赐教?”
  刘隅淡淡一笑,拿足了云淡风轻的番。
  “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立命,为往圣继绝学,为万世开太平。”
  这句话一出,在场的众人瞬间就呆住了。
  这也难怪,张夫子总结这几句,浑然天成,气势磅礴,前无古人,后无来者,孔子听了都得反手点个赞啊。
  太经典了,太能忽悠人了,简简单单二十二个字,却包罗万象,这种指导性文件,你怎么琢磨怎么都有道理。
  崔州平满脸红晕,很明显不是兴奋,而是因为羞愧。
  在他心目中,当刘隅说出读书的意义时,他一直都以为,刘隅是想借读书意义,劝他们出仕。
  谁知道,刘隅对于读书的意义,理解如此深刻。
  是我自己太肤浅了。就凭刚才刘皇叔这几话,刘皇叔何止独占八斗,就算说他独占一担,崔州平都没有任何意见。
  自己与刘皇叔之间的距离,就如同繁星之于皓月,根本不值一提。
  孟建、石韬脸上同样青一块红一块,他们此时的想法和崔州平大同小异。心中那份孤傲,早已经随着林中寒风,吹拂的无影无踪。
  别说他们三人,就连一直跟在刘隅身边的郭嘉,都瞬间精神了许多。
  他从长安开始,就投入了刘隅的麾下,本以为对刘隅十分了解,谁知道听了今日刘隅这些话后,郭嘉才知道,自己从来就没有认清过刘皇叔。
  本以为扫平天下,中兴汉室,就已经是刘隅理想。
  谁知道他竟然有这么高的志向?
  正当四方寂静之时,突然一声长笑,打破了宁静。
  “彩!”一个苍老的声音从不远处缓缓传来,“皇叔高论,今日老夫算是见识了,怪不得水镜在老夫面前,夸耀皇叔。说皇叔这样的人物,五百年才会出现一个。”
  众人寻着声音望去,只见一个身着皮衣的老者,骑在青驴之上,正在缓缓走来。
  崔州平三人急忙起身行礼。
  “拜见黄老先生。”
  老者从青驴上下来,缓缓挥手,示意三人不必多礼,他看着刘隅行礼说道:“老夫黄承彦,见过刘皇叔。”
  黄承彦,此人就是诸葛亮的岳父?
  看黄承彦的年纪,最多也就四十多岁,而诸葛亮才十几岁,不知道两家目前是什么情况?
  涉及诸葛亮终身大事,刘隅自然无法问出口,只能向黄承彦缓缓还礼。
  众人好一番见礼之后,又重新落座。
  黄承彦饮了一杯茶,开口问道:“皇叔如此年轻,竟然有如此志向,老夫真是佩服。老夫看遍史书,也无人能说出如此有气势的话。
  若我辈读书人都有皇叔这样的志向,宦官又怎么会专权?百姓又怎么会蒙难?”
  黄承彦想起一些往事,有些愤愤不平。
  当初宦官弄权时,读书人为了避祸,纷纷闭口不言,这才造就汉室每况日下,以至于到了如今这个局面。
  黄承彦不等刘隅开口,似乎想到一事问道:“皇叔刚平定徐州不久,就来到了荆州,莫非皇叔下一步要取荆州?”
  刘隅缓缓摇头。
  “刘景升也是汉室宗亲,若是论起来,是我兄长,他镇守荆州,百姓归心,我岂会忍心夺之。
  黄老先生是当世高人,应该明白,汉室真正的威胁,在于何处?”
  黄承彦哈哈大笑。
  “袁家四世三公,家世显赫。袁绍占据四州之地,兵精将广,势力雄厚。老夫如果所料不错,与皇叔争天下者,必是此人。”
  “黄老先生慧眼,的确如此!”
  两人又闲谈了几句,刘隅想起此行的目的,问道:“老先生可知道,孔明去了何处?”
  黄承彦缓缓摇头。
  “孔明的去处,我实在不知道,但他的草庐离此处不远了,皇叔可有兴趣前去看看?”
  刘隅点头,说道:“有劳先生带路。”
  黄承彦呵呵一笑,带着众人向山上走去。
  又行了数里,本来崎岖向上的山路,渐渐变得平缓起来。
  有小溪缓缓流下,溪水两旁,有一排竹林,在竹林一侧,有一处茅庐正立在那里。
  又缓步向前走了十几步,树上鸟鸣阵阵,刘隅看着小桥流水,竹林飘飘,心中暗自赞叹,这才是诸葛亮应该居住的地方啊!

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ddyveshu.cc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m.ddyveshu.cc