媒体果然没有忘记杨锐。
最先找上门来的,却是《京华早报》的记者王博。他清早等到爆肚店里守株待兔,结果运气好,中午就逮到了杨锐。
看到杨锐,这位曾经报道过律博定事件的小记者,现在的大记者王博同志,竟也有些发愣,诧异道:“您还真来了啊。”
王博本来是准备往一个星期等的,反正就是每天中午来爆肚店吃饭,也没什么难捱的,主要就是有点成本,但是,考虑到杨锐既不接电话,又找不到人的情况,他觉得守株待兔也是个不错的注意。
他都想不到自己的这个主意这么成功。
王博警醒的向两边看一看,担心这个大秘密被人学了去。
杨锐就有些茫然了,问:“咱们约了?”
“没有,我是想不到,您莫非是天天都来吃爆肚的?”王博一副难以置信的样子,竟是看的杨锐不好意思了。
杨锐坚定的摇摇头,道:“你把我看成什么货了,我有大半个月没来吃爆肚了,是吧,冯师傅。”
传说级人物爆肚冯阁下从厨房的窗口中探出脑袋,笑了笑,说:“刚十天,我算着日子呢。”
杨锐哑然,我又不是大姨夫,您算什么日子啊。
王博呵呵一声,却是翘起大拇指,道:“有钱。”
杨锐更无奈了,道:“我吃个爆肚,都有钱什么啊。”
“想到外面吃,就到外面吃,您还不是有钱。”王博说了一句,又替杨锐解释道:“还是单身好啊,我单身的时候,也老吃午餐肉,结婚以后就不行了,见天的不知道忙什么,肉汤都没喝过。”
“有没有这么惨呀,肉汤都喝不到。”
“是呀,我都有三四个月没喝过肉汤了。”王博掐指一算的模样,有点仙风道骨,主要是瘦的。
杨锐惊讶的道:“真的假的?您堂堂正规大报的记者,不至于吧。”
“怎么不至于,我老婆吃肉要么红烧,要么油煎,再就是做香肠和扣肉,从来都不烧汤的,我一年能喝两回肉汤,就算老婆心情好了。”王博说的无比的委屈。
杨锐那叫一个气,“啪”的一声将随身带来的书拍在了桌子上,道:“我这是陪着你说相声了啊。”
“也从侧面说明您有钱单身的优势呀。我给你说,单身汉最舒服了,想喝汤喝汤,想吃肉吃肉,想用午餐肉夹肉吃,就用午餐肉夹肉吃。”王博说话的时间,眼神扫过杨锐拍在桌面上的书,却是目光一亮,道:“我拍一张照片?”
杨锐拿出来的是一本英文版的生物学著作,封面是满满的花体字,逼格满满的样子。他也是没办法,国内科研才是重新启动的状态,翻译国外著作根本来不及,而要是不看人家的最新研究的话,你的研究领域就会很尴尬。穿衣服撞衫最多是脸红一下,做研究撞车了,换在日本是要死人的,国内也好不到哪里去。
王博用随身的照相机拍了一张照,还不满足,道:“您把这本书放胸前,我再拍一张。”
“你知道这本是啥书吗,你就瞎拍乱拍的。”杨锐不满的瞥了他一眼。
王博拧了一把快门,懵懂的问:“您看的就是生物课的书吧。”
“生物学,不是生物课。”杨锐顿了一下,手放在书上,顺着英文花体字划过去,口中道:“性别控制概论,下面的小字部分,雄性家畜的性@行为,雌性家畜的发@情周期与性@行为,这边的竖条看到吗?性别控制冷冻***生产,旁边写的是体外受@精与人工授@精。”
王博完全呆滞,过了一会,才反击道:“您每天吃饭的时候,就研究这个呀。”
杨锐呵呵的笑一声,说:“我是计划着,谁影响我吃饭,我就控制谁的性别,让他丧失发@情能力……”
这自然是纯粹吓唬人了,除了字是一样的,和他现在拿的书是一点关系都没有。但王博明显受到了惊吓,几秒钟后,乖乖的低头认错道:“您看,我等您是有正经事的。”
“我做性别控制的研究就不是正经事了?”杨锐做严肃状。
“是,肯定是。”王博默默挨逗,诚恳的道:“杨主任,我今天是来采访人类起源这个话题的,咱们要不就谈正事好了。”
杨锐呵呵的笑两声,双手挥舞出一个现在流行的气功造型,在天空中摆弄两下,眼神似乎在说:你怕不怕?
王博果然怕了,再次诚恳的道:“杨主任,我老婆家里四个孩子,她也想要四个,我要是做不到,会被赶出家门的。”
“被赶出家门的话,你就是单身汉了,可以煎午餐肉,烧肉汤了,不好吗?”杨锐心中默念,在距离双十一如此近的日子里,你竟敢嘲讽单身狗,我为狗而战。
“杨主任,我错了。”王博诚惶诚恐,咬咬牙,道:“今天这顿我请了,您随便点菜,我要是皱皱眉头……”
“冯师傅,加两个葫芦儿,还有蘑菇尖吗?好,再来个胡芦尖,食信儿也多来一份,再多来盘糖蒜,哦,多来两瓶啤酒。”杨锐根本不用看菜单,一口气就叫了四五个名堂出来。
王博脑袋一晃,就有些发晕了。
杨锐甩开了腮帮子大嚼,吃了两茬空盘子,才停歇下来,喝着大沫子茶,施施然的自己买了单。
王博不敢抢,却是松了一口气,又装大气道:“下回我买单,不过得我点菜。”
“得。”杨锐将一杯茶喝完,又续了一杯,道:“不过,今个儿,我也得让你失望了,人类起源这码子事,我是真不懂行,说不出个丁卯来。”
王博急了,忙道:“杨主任,您可别唬我。我打听过了,美国人是用您开发的PCR技术,做出的人类起源于非洲的结论,您怎么不可能不懂。”
自从律博定时间以后,王博在报社内的地位就青云直上了,他也因此非常注意科技类的新闻,此方面的信息来源不少。
杨锐摇头,道:“这就是你不懂了,PCR呢,它是一门通用技术,就像是蒸汽机一样,你是用蒸汽机造船,还是用蒸汽机做提水机都可以,但我是不懂造船和做提水机的,我就做蒸汽机。”
王博似懂非懂的复述道:“人类学的学者做人类起源的研究,就像是士兵端着枪参加战斗,您就是发明枪的人。”
“差不多吧。”
“这么说,您就是认为,人类学的研究员,是在您的发明之下,才有了参加战斗的资格,是不是?”王博这句话,立即显示出了身为记者的犀利。
杨锐“呦呵”一声,道:“老王同志,您这报复来的,有点快啊。”
要按照这样的新闻出去,搞人类学的研究员,非得揭竿而起,集体批判杨锐一番才行。
否则,岂不是整个专业都要被杨锐的光芒所遮盖了。
王博其实也就是这么一说,转瞬露出温良的笑容,道:“不是,我肯定不会这么报道,但我觉得,别的记者,怕是会有这么报道的,我就是说给您听听。杨主任……”
“叫杨锐就行了。”
“是,杨锐。你看,宣传阵地,你不去占领,敌人就会占领。我刚才说的这种还算是好的,有些龌蹉的,指不定还要说什么呢。与其如此,不如你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,我公公正正的给你报道上去,读者和媒体人先入为主,也就不敢胡写了。”王博用这一招不知道说动了多少受访人。实际上,记者采访本来并不难,大部分人听说要被采访,都是很高兴的,就是反面人物,在报道发行之前,也不知道自己是反面人物来着。
杨锐沉吟片刻,就在王博自以为得计的时间里,轻轻吐字道:“不行。”
“啊?为什么不行?”
“真理越辩越明,再说了,这件事的核心是人类学,和我的关系不大,我不适合出面,喧宾夺主。”杨锐实际上想的,一方面是保持沉默,以增加诺贝尔奖颁奖以前,PCR所应有的光环,另一方面,杨锐也希望国内乃至世界范围内,社会媒体能对PCR进行一定的讨论和报道。
所谓谣言止于智者,大部分的科学家,都喜欢在问题发酵以前,就将之消弭,平常时间,杨锐也是赞同这一点的。
但是,PCR技术不同,它更需要各行各界的了解,就像是杨锐说的那样,PCR是一门通用技术,它所能应用的行业,简直比蒸汽机还要广。
要推广PCR的最佳方法,不是给他正名还是别的什么,推广PCR的最佳方法,就是让更多的人知道它,无论是赞成还是反对,都没有关系,PCR技术本身,就有能力剔除反对者。
这门技术实在是太强大了,哪怕到了21世纪,依旧飞速的在增加各行各业的使用者,身在85年,更是堪称神器一般。
杨锐更希望借此技术,登上“人类基因组计划”的舞台。
“人类基因组计划”是国家间计划,所以,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一级单位是国家,例如英国组,意大利组,日本组等等,基本都是由国家主导的。
而在国家单位之下,才是多个实验室组成的团队,他们承担具体的项目,或者具体的测序工作,例如对人类基因组的序列差异做分类的“千人基因组项目”,鉴定致癌突变的“癌症基因组图谱项目”,额外加入的研究微生物群落的“人类微生物组计划”等等。
团队之下才是单独的实验室,或者单独的著名学者组成的课题组。
如果论资排辈的话,且不说中国能否参与到人类基因组计划中去,就是参与进去了,杨锐恐怕也只能计入第三级的课题组。
这可不是他想要的工作。
因此,与其想尽办法的消弭“人类走出非洲”所造成的影响,杨锐宁愿让它默默发酵。
……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ddyveshu.cc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m.ddyveshu.cc