顶点小说 > 历史小说 > 秦吏 > 第1007章 赢家


半个月来,黑夫对毁去面容的张良,从来没有二人独处过。

        这当然不是因为他见张良毁了容,就此觉得索然无味。

        而是因为,张良不愧叫“良”,加个偏旁加个字,就成了狼灭,竟能毅然毁去面容。

        故黑夫对他依然提防,每每相见绝不解下佩剑,室内也常留一二亲信,二人相隔三步,黑夫朝其拱手:

        “黄先生能让陈人放下敌意?还请教我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张良正襟危坐,不急不缓地说道:“请让我来说一说,对这陈地之人的了解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我年少时曾学礼于淮阳,故知陈地之史也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陈,古庖牺氏所都,曰大昊之墟。周初封舜后满于此,为陈国,陈妫姓也,乃周之三恪之一,风俗与中原同。后陈为楚附庸,器物渐渐楚化,楚惠王时终于灭陈,设县,七十年前,楚项襄王自江陵徙此,称之为陈郢,后又畏秦而迁于淮南。秦始皇帝时,秦与楚争夺此地,数次易主,终为陈郡,陈郢亦改名淮阳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因为特殊的历史,古陈国之中夏之俗,与东迁后之楚人之俗,在此地交融,造就了独特的陈楚文化。

        张良不愧是长期在淮阳做过地下党,从事反秦事业的,表现出了对陈地的极大了解:

        “夫自淮北沛、陈、汝南、南郡,此西楚也,陈地之俗为西楚,言语则与汝南、淮北同,因多江陵迁民之故,亦能相同。“

        “其口众繁盛,淮阳城在十年前户为三万五千,口为十八万,今饱经战乱,又多有人随楚军南遁,仅剩十二三万,其性剽轻,易发怒,地薄,寡于积聚,多轻侠,好诺然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其信,陈人之后信舜帝,而楚人迁民信东皇太一、东君、大司命,与南郡同,而不论陈楚移民,皆信太昊,称之为人祖,为其立庙,不论贵庶老幼皆祭之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其士人学术,则好老子,又儒术南渐,亦崇礼学儒者多矣,而颇喜屈原、宋玉之文赋,据说当年宋玉随楚王东迁,其《对楚王问》《讽赋》《钓赋》《登徒子好色赋》《高唐赋》《神女赋》六篇,皆为远游后归于陈所作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其衣着饮食,贵人喜楚式高冠,长袖翩翩,而庶人则服楚制短服,女子好细腰之裙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黑夫细细听着,他也曾在淮阳待过一段时间,但只是走马观花,对这座城市的了解,确实不如在里巷潜藏多时的张良。

        但张良依然未提及黑夫的问题:

        “如何让彼辈放下敌意呢?”

        张良却笑道:“这一点,关键在摄政,而不在陈人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黑夫皱眉:“何意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是否能让淮阳楚人放下敌意,在于摄政是如何看待淮阳,看待楚人的。摄政说过,要重新给天下和平,那么,今后在这焕然一新的天下里,又打算将楚人,楚地的数百万人,置于何地呢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是像北狄灭邢、卫两国那样,屠戮,为隶臣妾。“

        “还是像秦始皇帝那样,对楚人,对六国之人排斥,提防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”亦或是第三种。“

        张良看着黑夫:“兼爱而一视同仁!“

        ……

        张良提到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,一个重新统一后的国策问题:对过去不同国别的人,是一视同仁,还是进行“地域压迫”?

        黑夫想起了秦始皇帝。

        始皇帝在统一后国家采取大一统模式,废弃封建,直接统治所有子民。

        最初,他是希望其他六国人民认同这个国家的,怎么办呢?他又是封禅,又是到处巡游,招揽六国儒道学者等等,甚至应了黑夫的提议,设置靖边祠,将李牧等秦国昔日的敌人也纳入祭祀。

        但很可惜,不管哪方面,取得的效果都不太好,这不仅是六国之人不领情,也因为秦始皇帝压根没给六国士人设置一个上升渠道。

        于是最后,秦始皇又想通过战争来树立人民对国家认同,于是,他北击匈奴,西征月氏,但收到的只是远戍者的抱怨。

        直到后来,当他发现自己无论怎么做,都无法让六国人认同时候,竟决定消耗他们来解决问题……

        大工程,大征战继续上马,南平岭南,东击沧海,确实消耗了不少六国之人的骨血,但也让战火从南方燃起,最后烧遍了天下。

        作为亲历者,黑夫对那十余年里,始皇帝的努力、失望、愤怒,都一一看在眼里。

        而他,又会走怎样的路呢?

        “我已对齐韩魏之人一视同仁,发粮食赈之,若赵燕之人能投降,我亦可赦之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但楚人不一样,尤其是楚地的轻侠、士人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他们支持项籍,最为冥顽不化,已经成了这天下,必须割去的毒瘤!”

        制造一个敌人,然后强调它,以结成一个同盟,这是黑夫正在做的,他在所有宣传舆论里,将项籍说成是大魔王,而楚国也成了一个邪恶国家。

        他希望将韩、魏之人这些年纷乱日子的怒火,转移到楚国上,集结中原之力,尽快消灭这个复辟的政权。

        这节奏,大有将楚国开除出诸夏的架势。

        而对站在自己对立面的楚人,战后也将实行更严苛的管制政策……

        但张良却以为不然,他说道:“曹参是楚人,萧何是楚人,韩信是楚人,陆贾是楚人,陈婴是楚人,周昌是楚人,吴广是楚人,近来投降的吕泽、王陵、雍齿等,非得按其户籍来算,皆楚人也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籍贯并不一定决定其品性,大多数楚人,只是因为畏惧,才投到项籍那边,如果他们看到摄政无绝灭之意,自会离开项籍,甚至为夏公反戈一击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黑夫却板着脸道:“我乃大秦摄政,我的立身之基是秦人,西河的疮疤尚未痊愈,我不可能给楚人太多宽赦和优待。“

        张良却摇头:“此项籍等人之罪也,若以此判定所有楚人,不就是从竹管孔里张望天空,用贝壳做的瓢来测量海水么?”

        ”更何况,夏公常自诩为继业者,难道,就只是秦始皇帝的继业者么?“

        这倒是让黑夫有些惊讶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夏公之所以为夏公,意当为诸夏之主公也,楚早已不是周时以蛮夷自诩的子邦,而早就是诸夏之一,难以割舍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故我以为,夏公不当只继秦之社稷天命,也当继承六国之业,六国之人!六国之文俗!”

        张良长作揖道:“这是秦始皇帝未能做到的事,他烧六国之史,禁诸子之学,固步自封。但夏公却可以做到。“

        “夏公不爱昆山之玉,不爱随和之宝,郑、卫之女不充后宫,不贪宛珠之簪,傅玑之珥,阿缟之衣。“

        “夏公喜欢其他东西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张良似已十分了解黑夫:“你已接纳三晋之士人策术,接纳了齐临淄之商贾繁茂,求利之心,甚至接纳了邹鲁之儒俗礼乐,也应接纳,陈地、楚人的文赋信仰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以其民为己民,如此方能真正一统天下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或者说,谁站在这一天下的位置上,谁就必须做到这点!否则,枉称继业!”

        黑夫面上默然,心里却十分感慨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这就是,开汉四百年的张子房么!?”

        不提他的主意如何,光这份胸襟和见识,他和那个一心想着刺秦乱天下的刺客张良,真是一个人?

        但这,也可能是经过十数年流亡、冲动、反思后,才沉淀出的智慧罢。

        一个亡国之人有这份见识,不是站着说话不腰疼。

        所以对于陈地,对于楚人。

        此时,战后,应当如何处置?

        是将他们,这些和黑夫说着相似话语的人,也许是后世中国几亿人的祖先排斥在外呢?

        还是……

        兼容并包?

        “你说得对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黑夫沉吟半响后道:“站在这个位置,站在这个节点,倘若不能将过去几千年的传承,数百年的争鸣,七国的文俗典章,百姓喜乐统统继承下来,来一场大总结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我,便枉称继业之人!”

        他站起身来,掷地有声:

        “炎黄之血脉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三代之传说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周之礼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秦之法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六国文俗,不同籍贯的有才之士,全天下从这场战争里幸存的三千万生民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黑夫大手一握,露出了笑:

        “我全都要!”

        ……

        二人深谈了许久,直到张良离开时,黑夫才想起来,正事还没说完呢!

        “且慢,你还没说你有什么办法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张良也才反应过来,笑着反问道:

        “摄政身上穿的是什么?”

        黑夫低头一看。

        这当然不是品如的衣服

        他穿的,是因多年在南方生活,习惯了的短制楚服,毕竟他们南郡,也是西楚啊……

        黑夫了然:“我明白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张良颔首:“让楚人知晓,摄政绝无为了报复,绝灭楚地、楚人之意。“

        ”让他们知道,摄政,自己就是个荆楚之人啊!“

        “十多年前的那场战争,世上只有一个赢家,那边说秦始皇帝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其余的六国,统统都是输家,不只是六王社稷绝灭,百姓也输了,他们本来抱有期盼,却未能得到和平,得到更好的生活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而如今不同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眼下包括秦人自己,也输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张良感慨道:

        “没有什么,比天下无序,肝脑涂地更差了,比秦始皇帝在时还差!所以天下人,其实并没有太多奢求,他们只希望活下来,不用再打仗,能够安定度日。“

        ”所以,当这场仗打完后,韩人也好,楚人也好,只是将自己的命运,交到了一个,能让全天下和平,九州同贯的人手中!”

        他发出了由衷的期望,对黑夫的期望,对未来的期望:

        “这一次,九州之人,都将成为赢家!”

        ……

        PS:当你们以为我鸽了时没有鸽,亦是一种鸽,这是3号的第三章,错字和标点还没改。

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ddyveshu.cc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m.ddyveshu.cc