顶点小说 > 科幻小说 > 末世后的小日子 > 第180章 没结果


回来后,  谢平也有个重任,就是观察五只狗,谁有发qing迹象,就要赶紧通知另一边。

        不过如果原来定好的对象时间没匹配上,  可能就得另外再找了。

        那就是一件很悲伤的事了。

        五只狗回来,  常玉婧很开心,  特地让林蕉蕉炖了一锅的萝卜排骨,每只吃得头也不抬。

        “看它们这样吃,还以为它们被虐待了呢。”谢平开玩笑地说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吃饱肯定是能吃饱,  平时也有零食,  但肯定不如家里的味道好。”谢平说。

        明明基地食堂是他吃习惯了的,这次去待了两天,他有些不习惯了,  更别说味觉更灵敏的狗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吃完晚饭,  酸奶牛奶照例先跑到灶膛口窝一会,那里还有烧柴火的余温。

        谢平和卫呈晋在商量在猪圈旁边搭一个棚子,  再砌一个土灶,以后猪食都在那边煮会更方便。

        毕竟五头猪,以后煮猪食是个不小的工作量。

        常玉婧把铁皮房里的五个狗屋拿出来,在门口的廊下摆成一排,  再把它们的垫子、毯子给放进去。

        嘿,看着还挺不错的。

        五只狗跟前跟后的,  她好几次都差点踩到它们的脚,“大家都试试,喜欢这个屋子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五只狗钻进各自的狗屋,趴了下来,狗头朝外,  都一脸的兴奋。

        常玉婧忍不住拿出手机拍了一张照片,发到了朋友圈:“小木屋长狗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她下面一溜的点赞的。

        陈奶奶就在下面留言,“都找媳妇了吗?我们家毛球很不错的,要不当个亲家?”

        常玉婧有些哭笑不得,陈奶奶这是来晚一步了,大黑它们都定下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她私聊陈奶奶,单独说了下这事。

        陈奶奶显然有些意外,没想到常玉婧会这么认真地跟她解释,这小姑娘也太可爱了。

        难道她不知道朋友圈的回复有时就是说说而已吗?

        不过陈奶奶喜欢这份认真。

        暴风用爪子推开抽屉,见到里头空空的,又掀开自己的垫子一看,它收集的东西也放在了下面,当即高兴地全都推到抽屉里。

        它收藏的东西可杂了,有骨头、地瓜干、之前的布项圈、蝴蝶结等。

        常玉婧把这一幕录了下来,然后发到朋友圈,“爱藏东西的小朋友,总算有个小抽屉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这个小视频的点赞数,明显就比前面的那张图片高。

        柳童也点了赞。

        两人虽然恢复了联系,但是总感觉有点生疏。

        常玉婧有些遗憾,到底没太难过,时间和距离的隔阂不是短时间就能消除的。

        谢逸看了一会,突然说:“要不要弄个门帘子?感觉这狗屋还是做小了,不够住两只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这样刚好,毕竟它们的对象也没法长久地住进来。”再说了,狗有稳定的伴侣的概念吗?

        常玉婧拒绝去想这个问题,现在这样刚好。

        狗狗们回来,一切生活又跟平时没太大区别,就是地里要忙的活多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卫呈晋每天两次的吃药,常玉婧要去基地农场处理事情时就会陪他一起去。

        稻种经过晾晒、浸种等处理,终于在一个小雨天种下去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而基地农场的那变异稻种,明明提前了两天浸种,冒芽却比较慢,只能往后排一天播种。

        这变异水稻并不稳定,从资料上看,有巨型高产的,也有营养价值升高,或是味道口感好的等等。

        变异方向太多,反而不好培育,常玉婧会稳定住这个水稻的哪一个特点呢?

        负责协助常玉婧的是凌助手和宋助手,他们凡事都亲力亲为,还弄了摄像头在育秧棚里长期拍摄。

        家中的屋檐底下,果然有两对燕子在忙忙碌碌地筑巢,它们叽叽喳喳地叫着,好不热闹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些燕子吸引了牛奶酸奶的注意,不是蹲在地上就是蹲在阳台上盯着上方,琢磨着怎么把那燕子给抓下来。

        常玉婧见了,抓着两只念了好久,俩猫听得估计耳朵都长茧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两对燕子就在屋檐下住了下来,谢平第一时间就用梯子,在两个燕窝下搭了两块板子。

        常玉婧可算明白林蕉蕉的意思了,她完全没想到鸟类的直肠子问题,不由有些哭笑不得。

        果没有什么是十全十美的。

        大黑它们回来,农场里到处撒欢,常玉婧见它们状态好,就放心了。

        直到她发现小贪和小西一直集装箱小屋那徘徊。

        她觉得奇怪,过去一看,才发现种在那的两棵草莓果子已经有点红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凑近闻一下,草莓香还是很浓的,遗憾的是果实太小。

        两棵苗目前只有四颗能吃,常玉婧不客气地摘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小贪和小西眼巴巴地看着她,就见她自己吃了两颗,剩下的给卫呈晋,两只见自己没份,顿时郁闷极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草莓很小,果肉比较脆,酸中带甜,跟那什么草莓味的糖果是完全不一样的味道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我喜欢这个草莓,明年要多种点。”常玉婧眼睛亮晶晶的,对那些草莓更上心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转眼到了惊蛰,暴风和小松先出现了症状,谢逸说它们进入了发qing期,老孙那边被事情拦住了,只好由谢逸把两只送去基地住两天。

        惊蛰后,就接连开始下小雨,没多久另外三只也有了症状,一联系匹配方,发现他们的狗也是差不多的情况。

        似乎都集中在这段时间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而惊蛰后,常玉婧最直观的感受还是农场里的变化,能听到各种动物的叫声,有时走在水泥路边,也能看到路边有什么东西飞快闪过。

        更糟糕的是,晚种的这一批包菜、花菜开始长虫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补种的那亩萝卜也没逃过,叶子背面都是都那种黑黑的小虫子,非常糟心。

        但因为下雨天,喷药水又没啥用,人工抓也抓不来。

        好在肥美的虫子是鸟类的最爱,损失不大。

        本来常玉婧还挺期待打雷的,结果连个影子都没见到,更沮丧了。

        惊蛰前没下夜雨,现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在下雨,大家反而更担心了。

        三月初不下夜雨,月底或四月下的话,就太影响南方的耕种了,今年夏收的粮食产量肯定要受影响。

        在这样的天气里,那花盆里的西瓜苗反而长得挺好的,发芽率很高。

        三种西瓜苗看起来没什么差别,但在常玉婧眼里,这变异西瓜的苗要弱不少。

        林蕉蕉用火钳把灶膛里的地瓜扒拉出来,递给常玉婧,“玉婧,吃个地瓜,等会再去地里转转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常玉婧一边剥皮,一边看着灰蒙蒙的天,一阵风来,吹得雨丝直往屋里飘。

        她咬了一口甜丝丝的地瓜,听到了三轮车的铃声,卫呈晋去拿药回来了。

        他在第一期治疗后,换了药方,针灸暂时停了,要月中再开始针灸排毒。

        卫呈晋把车开到铁皮房内,挂好雨衣,才回到家里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这一下雨,感觉比冬天还冷。”卫呈晋搓着手,把手贴在灶台上暖暖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晋哥,吃个地瓜暖暖。”常玉婧又问,“你拿了几天的药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三天的。”卫呈晋掀开锅盖拿了一个地瓜,“还好不用天天去,这天气那路可不好走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他拉过一把椅子,“回来前我联系了下谢逸,下午他就带着狗回来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常玉婧松口气:“那就好,就怕突然下夜雨,把它们困住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真希望这雨早点停。”林蕉蕉起身,“我和老谢去看看水塔,多储点饮用水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现在虽然没有下夜雨,但变异能量活跃,谁也保不齐饮用水什么时候被污染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常玉婧把地瓜皮丢到潲水桶里,看着细雨中的农场,瞅到了湖对面的樱桃树。

        她一拍脑袋,想起自己忘记啥了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晋哥,这棵樱桃树到现在还没开花结果!”

        即使樱桃树变异了,也不应该改变原来开花结果的时间啊。

        卫呈晋算了下他们去年摘樱桃果冻的时间,现在还没开花结果,那今年基本就没指望了。

        “难道是因为去年有一回夜雨提前开花的缘故?”但那回开了花,也没见结果。

        常玉婧皱眉:“不会是营养不够?我都有施肥的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难道是两年结一次果的?”卫呈晋问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不是。”常玉婧摇头,“有可能是受去年冬天连续夜雨的影响,不结果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而且她也不敢肯定新结出来的樱桃果是否还有安胎的效果。

        变异樱桃树没结果这事让常玉婧有点郁闷,整个人恹恹的提不起精神来。

        谢逸载着狗狗们回来后,几只就跟前些天回到家时一样兴奋,仿佛这趟出去啥事儿都没发生一样。

        不过常玉婧和卫呈晋还是听从建议,把五只狗分开了,再过几天再放出来。

        这场雨一直到三月十八号才停,下午出了太阳,大家可太高兴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天空中飞过一群群鸟,叫声都欢快许多。

        屋檐下的燕子更是飞进飞去的,叽叽喳喳的好不热闹。

        大黑它们恢复自由,注意到家里屋檐下的新客人,小贪、小西就一直冲着它们叫。

        可惜的是,人家完全就不搭理它们。

        常玉婧和卫呈晋先把育苗床上的地膜揭开,晒太阳通风。

        小苗都绿油油的了,只要没再急速降温,这地膜可以不用再盖了。

        种子的发芽情况还是让常玉婧满意的,变异指数低,生命力强。

        特别是那一畦畦的秧苗,最让她欣喜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常玉婧确定育苗床没翻车,就和卫呈晋去巡查农场,特别是那三亩小麦地,这应该是这两三个月他们最关注的作物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地里泥泞,她就沿着边上转一圈,麦田里杂草多,虫子也不少。

        不过欣慰的是,麦田里捉虫的鸟不少,她一经过,可是吓跑不少。

        相比之下,补种的那亩白萝卜就有些惨,叶子上好多洞。

        边上的萝卜花都结果了,她捏了捏果荚,再晒个几天就能收了。

        等地晒得干一点,就要开始犁地整地了,温度再高点,晒个几天就可以种玉米、花生等作物了。

        上半年是最忙碌的时候,有些作物如果不种,收成要少不少。

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ddyveshu.cc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m.ddyveshu.cc