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日一早,萧何早早来到了官府大堂。
他昨日夜里,就已经知道了赵彻回来的消息。
他也知道,赵彻之事是重中之重,本来应该昨夜就商议之后行动方案。
而赵彻却没有召见萧何,萧何自然不会以为赵彻是要孤立自己在外。
而是为了给自己一些时间,对此萧何由衷感激,于是一早,就来到了大堂等候。
果然赵彻前来此地的时间,也是非常的早。
接下来要商量的事情,无非就是如何根除项氏一族的势力。
项氏一族在楚地,在会稽,那可是实实在在的土皇帝。
虽说现在项氏一族的军队的子弟兵都已经全被赵彻收拾了。
但这么多年来,项氏一族在此地经营的那些明面或者暗中的势力。
还剩下了不少,而这些势力,是找茬的阻碍。
所以必须要全部根除,不仅如此。
赵彻跟萧何说了自己的想法。
那就是无论如何,也要让这些项跟项氏一族有关的势力,再跟楚地的官员,扯上一些联系。
只有如此,赵彻才能名正言顺,把楚地的官员,正式卸任。
这是非常有必要的一步措施,只有把原来的所有官员都卸任。
赵彻才能把自己的势力,完整的安插进来。
之前实行军管,一方面是要赵彻想要完全掌握楚地的情况。
另一方面,也是做了如此考虑。
当时说的是楚地官员临时卸任,可现在,他可是一点都不打算,让他们继续回去做官。
至于要怎么找个噱头,赵彻已经大概有些眉目了。
一来,就是让项氏一族或者是跟随项氏一族的楚地贵族,和当地的官员,扯上联系。
到时候,赵彻给他们两条路,一条是卸任保命,一条是当做反贼的党羽。
他们要怎么选择,应该不难预测。
对于赵彻的计划,萧何很是赞同,虽说科举制度已经马上就要实行。
但那说到底,实际上除了可以解决明珠蒙尘的遗憾,更多的,还是赵彻要以此,获得更多的政治势力。
但现在,不用科举,就能轻易得来的势力,赵彻又怎么可能有理由放弃呢。
详细的计划,赵彻和萧何二人商议了一整个早上,终于敲定。
在这一日的正午时分,赵彻亲自宣布了几项重要的事件。
楚地项氏一族,为祸多年,更是杀害大秦郡守。
赵彻作为钦差大臣来到此地之后,他们不仅没有主动请罪,说明一切。
反而包藏祸心,想要勾结前朝余孽,进行叛逆之事。
此事被赵彻提前发现,项氏一族不顾百姓死活,公然造反。
索性赵彻是大秦的骠骑大将军,引领楚地的兵马,对项氏一族带领的叛军,进行了镇压。
大获全胜,诛杀了项氏一族的叛逆。
在项氏一族最烦的口中,赵彻发现了楚地有很多贵族,与项氏一族有染。
故而,赵彻需要对楚地,进行彻底的勘察,每个楚地贵族,都要查验。
项氏一族交出的一份名单,上面有楚地部分贵族与项氏一族勾结的证据。
名单上的贵族,通通逮捕,严惩不贷。
楚地之前所有被临时卸任的官员,也暂时不给恢复官职。
此消息一出,那些被暂时卸任而临时看管的官员们,此刻也是纷纷议论和不满。
“当时我们为了楚地百姓的安宁,自愿配合军方卸任军管。”
“那时候不是说了,只要战争结束,就给我们恢复官职吗?”
“怎么现在又是暂时不恢复,这是为何?”
“我们犯了什么罪,需要被软禁在此地,简直岂有此理。”
楚地官员的集中管制之地,很多人都发出了质疑的声音。
而对此,赵彻并没有多加理会,只是这一日,赵彻亲自提审了一名楚地官员。
大堂之上,赵告诉那个官员,最近收到了很多楚地百姓的举报。
那官员自然不会承认丝毫。
而这个时候,赵彻让人带来了举报他的楚地百姓。
那官员一看,差点吓了坐在地上。
来到大堂的人,确实都是他治下的百姓,而且有不少,还是被他打过板子的。
“侯爷,这群人,他们他们他们……”
“他们怎么了?”赵彻厉声喝道。
“侯爷,您有所不知,这群人都是我们当地的泼皮,游手好闲的。”
“可我怎么听说,这群人,虽说不算是良民,但也没有做过触犯大秦律法之事,可你,却没少给他们板子。”
“侯爷,这……”
“可有此事?”
“回侯爷,有。”
“他们不曾触犯大秦律法,你却仗着自己官位,滥用职权,大刑私用,如此藐视大秦律法,你该当何罪。”
“侯爷恕罪侯爷恕罪,我……”
那官员最终有口难言,毕竟这是事实,虽说这事实,其实无关紧要。
但眼前,却是顶着楚地官员脊梁骨的一把锥子。
有没有用,只有赵彻一个人说了算。
在楚地当官的人,自然心里也都有些心机,此刻看到这样鸡毛蒜皮的小事,硬是被赵彻上纲上线,他心中大概也知道是怎么回事了。
只能赶紧跪地求饶,不用赵彻个他惩罚,他自己就给自己罢官免职,请求赵彻饶他一命。
有了这样开头之后,楚地官员们也明白了,想要活命,只能放弃一切。
毕竟楚地贵族和楚地的官员勾结,已经不是一日两日的事情。
而此刻,赵彻也是铁了心的想要彻查此事,他们知道,难逃罪责。
趁现在,还有机会,留着一条性命,那是比什么都要实在的事情。
当然,也不是所有的官员,都有这样的机会。
那些在当地名声实在太差的,又做了十恶不赦之事的。
无一例外,全部被赵彻处死。
至于他们所做过的事情都有那些,赵彻有顿若一旁协助,查探这些消息,相当轻易。
当然,楚地官员之中,有赵彻早就锁定的对象,但一直隐藏的太好。
长时间以来,赵彻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借口动手,而他们手中,又有赵彻很想得到的东西。
这部分的楚地官员,那就比较不幸了,都是前一天还好好的,第二天早上,就突然消失了。
赵彻并没有想隐瞒此事,相反,他还宣扬了一番。
而目的,就是要让诸如此类的官员们,知道害怕。
这是一招杀鸡儆猴的戏码,已经是不新鲜的手段。
掉这手段,在这个时候,非常有效。
一些还在负隅顽抗的官员和贵族们,纷纷低头让出了自己的势力。
三个月时间,整个楚地是一次惊天动地的大地震。
所有官员,从上到下,有超过六成被卸任更替。
楚地旧时候的贵族,更是直接被一网打尽,很多势力都直接是连根拔起,消灭了个干干干净净。
对此赵彻没有丝毫的心慈手软,这是他该为之事,不可手软。
庞大的官员空缺,必须也要有人顶替。
赵彻从当地选拔了很多之前下乡的贫寒士子,提拔上任,顶替了那些旧势力官员的位置。
楚地也迎来了真正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这几乎可以说是科举的抢先试行之地。
因为赵彻选拔出来上任的贫寒士子,就是用科举的观念。
每一个都需要通过考核,每一个都需要有真正的能力。
而那些能够上任的贫寒士子,对赵彻自然是死心塌地。
因为他们清楚,如果没有赵彻,他们不可能有这样的机会,永远不可能会有。
他们同时也明白,赵彻既然能让他们当官,那自然,也能让他们当不成官矛。
而赵彻此刻的如此动作,如果他们能鼎力支持到底,必然会是赵彻的心腹势力。
这对于他们的未来,大有好处。
所以此刻整个楚地的官员,可是说超过了八成,心都向着赵彻这一边。
有了这样的基础,整个楚地,那是赵彻最坚实的后盾势力。
这对于赵彻之后,大有裨益。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ddyveshu.cc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m.ddyveshu.cc